搜尋此網誌

2018年3月19日 星期一

食譜:溫水煮青蛙



主要材料:
聯儲局調高利率—-  一整個週期
量化緊縮 (QT)—-     二萬億美元
警戒性低青蛙—-      大量
配料:
一拖拉庫的經濟問題


在金融海嘯之後,美國為咗解決危機,實施三次量化寛鬆政策(QE)。大概講係提升負債規模,再買入公債同mbs(即係印錢托住)。詳情google下就更仔細。

因為我認為溫水煮青蛙,水先係重點,在市場上,貨幣供應量上升,利率自然低。係美國之後,好多國家都進行QE,全球嘅資金充裕,低息環境下,資金不斷追逐資產,令到資產價格一級級推上。情況就好像一枱poker,每個玩家就是國家,其中一個玩家不停加拎籌碼出來,其他玩家如果唔加注,就會怕被人一舖炒起,所以大家只有不停繼續加,而由於枱面嘅籌碼越來越多,賭局嘅注碼變得越來越大。

而現在,由於市場上開始逐步抽走水份,當水嘅份量越少,溫度會加快提升,對本身全力感受熱力的青蛙,已經開始跳出,而認為可以在感覺熱到難受才逃出個煲的青蛙門,可能最後只有被煮熟的下場。

美國市場,由於親身體會(即係蟹),由於大部分投資者擔心加息步伐會加快,所以在之前高位後,reits同垃圾債已出現顯著下跌,並且沒有回升。即是聰明錢已經開始跟隨美國逐步去槓桿化,就是我之前提過甜蜜的時光完结。

講番香港,執筆呢一刻,美元兌港元已經去到7.8433,貼近聯繫匯率改制以來的最低,接近觸及7.85的弱方保證。反映港元持續轉弱,由於美國持續加息,香港未有跟加,而導致息差擴闊,會吸引資金流出港元買美元進行套利。當銀行內資金開始少,加息就會隨之而來,借貸成本增加,投資下降,各種被炒起的資產市場會受到衝擊,回歸合理水平。最壞打算,會吸引衝擊聯繫的投資者進一步追撃,情況就像金融風暴。當年結果就算政府大力出手,最後贏了大鱷,輸家始終係青蛙。

認為北水救世界的資深投資者請當睇唔到,習帝已成功登基,係偉大嘅習國面前,凡事皆可能,以上只是小弟亂吹,除咗已公布數字外,並無合理解釋。


本來想繼續寫關於價值投資,關於現金價值寫得幾句就未諗到。而且由於呢段時間巿場又冇乜價值野值得投資(我都冇買長倉好耐),所以繼續吹下近期所見所聞,而由於大部分只是無知小弟的見解,錯漏難免百出,還請體諒。

3 則留言:

  1.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樓主 您好,

    想請教不同國家大量印制鈔票,欣欣向榮!
    何解又要收返水?
    保持住現有鈔票數量,另到市場不會出現一個動盪危機?

    祝投資順利
    小學雞上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你好,
      首先利申,我是沒有任何關於量化緊縮嘅經驗,所以也只是靠估下。
      官方式靠估:各國係為咗解決海嘯的問題增加貨幣流動性,而由於已經事隔多年,經濟已經復甦,所以將之前放出嘅流動性減少,可以為之後有可能的經濟下行做準備,因為冇可能不停繼續印或大量流通,因為會造成資產泡沫。而且今次QT完之後資產負債表都仲係比QE前的基礎高。
      本人靠估:海嘯單野只係拖字闕,因為嗰時冇人信資產同投資,就谷到你地信番,你地信,我就走,麻煩你地順便幫海嘯埋單。
      動盪危機係炒出咗個大泡泡,再爆咗,價值回歸起步點啫,就好似香港樓咁,我相信除咗所謂嘅投資者先會認為合理。
      謝謝小學雞的問題,希望大家乜都順下啦

      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