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人都有自己嘅強項弱項,就好比遊戲內的攻擊範圍,係有效的範圍內,能夠準確發出攻擊,超過咗範圍除左不能有效命中,更可能被敵人有機可乘,輸得一敗塗地。
係投資股票方面的能力圈,其中就有能夠熟悉分析不同行業公司的基本因素。因為不同行業好公司的判斷也有不同,例如銀行股同科技股的市盈率pe和市賬率pb不應作互相比較,實業股不宜睇概念。我估計只有電視𥚃的神級股評家,先能做到幾秒內分析跨行業公司的前景,一般人來說只要知道自己買緊乜就夠了。
假設每個行業也是一個有效的攻擊範圍,並不是範圍越大越好,命中率高才是重點。熟習個人能力圈,可以縮短考慮時間,令把握機會提升。認清能力也很重要,對我而言,由於自己偏愛價值型股票,唔能夠計算資產價值的科技公司係弱點。現實最困難的往往是當誘惑出現,點樣能夠堅持留守自己的能力圈。
在我認識的投資世界內是沒有天才的,有的只是能力,而運氣不能控制,所以更不用列入。要提升自己的攻擊範圍同命中率,唯一的方法只有增加知識同技巧,簡單啲即係只有勤力。
小小故事分享:
係我剛踏入投資時,對大部分行業完全冇認識,可以話完全冇任何一格的攻擊範圍。係睇過一下投資書後,自以為能夠打天才波入市,第一次就同時買入二隻股票,結果一大勝一大敗,幸好保住本金。之後覺得咁樣落去唔係辦法,咁啱當年的內銀股開始上市,就借呢個機會先去了解一個行業,係附近銀行拎咗一本招股書,由於招股期只有幾日,所以更好比自己一個限期,最後都係要通宵研究。當第二第三隻內銀上市時也是同一做法,係比較幾間後就會開始發現相似和不同嘅地方,亦開始掌握投資內銀股的重要決定因素(其實成本野有八成係廢)。慢慢再延伸至其他本地銀行股什至外國的主要銀行。直至銀行股已覺得滿足唔到我嘅好奇心時,就開始去尋找下一行業(有機會再續)。
能力圈係一個非常公平的能力,並不是一定在某一種行業,可以是一種睇法或分析能力的存在。每個人也可以經過學習獲得,而且沒有捷徑。要擴大範圍只能付出。當能夠熟習操作能夠係圈內自由活動,更可不斷提升至放出連續技(投資組合),加大回報和減少風險。
而最後係,就算係有效能力圈內,也並不是必定命中,只是能夠比圈外有一個較高的命中率同埋較低的死亡率。主要認清自己能力範圍,圈的大少並不重要,只要肯花時間就會有進步,避免圈外出擊,能夠遠離失敗就能更接近成功。
@__@今次又有一個初體驗,因為想開個blog同名嘅email,發現本來名太長同埋有符號不方便用,所以習慣簡單化的我,決定一炮過直接改埋網址,點知係連之前全部也改,所以要搵番就要用跟呢個再入主頁或search 中文名。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